图像聚类方法整理-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本文最后更新于7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如有错误请发送邮件到big_fw@foxmail.com




图像聚类方法整理-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图像聚类方法整理-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K-means系算法对于凸性数据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根据距离来讲数据分为球状类的簇,但对于非凸形状的数据点就有些无能为力了,当K-means算法在环形数据的聚类时,分类效果如下所示:

image-20220819162918176

 

1. DBSCAN

从上图可以看出,K-means聚类产生了错误的结果,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了,该方法需要定义两个参数,分别表示密度的邻域半径和邻域密度阈值。

在介绍DBSCAN之前需要先介绍几个概念,考虑集合表示定义密度的邻域半径,设聚类的邻域密度阈值为,则有以下定义:

  • 邻域
  • 密度(desity) 的密度为:
  • 核心点(core-point)

    ,若,则称的核心点,记中所有核心点构成的集合为,记所有非核心点构成的集合为

  • 边界点(border-point)

    ,且,满足

    邻域中存在核心点,则称的边界点,记中所有的边界点构成的集合为

    此外,边界点也可以这么定义:若,且落在某个核心点的邻域内,则称的一个边界点,一个边界点可能同时落入一个或多个核心点的邻域。

  • 噪声点(noise-point)

    满足:

则称为噪声点。

如下图所示,设,则为核心点,是边界点,而是噪声点。

image-20220820162001284

1.1 算法流程

  1. 标记所有对象为unvisited

  2. 当有标记对象时

    1. 随机选取一个unvisited对象

    2. 标记为visited

    3. 如果邻域内至少有个对象,则

      1. 创建一个新的簇,并把放入

      2. 邻域内的集合,对中的每个点

        1. 如果点是unvisited

          1. 标记为visited
          2. 如果邻域至少有个对象,则把这些点添加到
          3. 如果还不是任何簇的成员,则把添加到
      3. 保存

    4. 否则标记为噪声

     

1.2 聚类效果

当设置不同的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下所示:

preview

当设置不同的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preview

1.3 算法特点

  1. 需要提前确定的值
  2. 不需要提前设置聚类的个数
  3. 对初值选取敏感,对噪声不敏感
  4. 对米杜不均的数据聚合效果不好

 

1.3.1 算法总结

  • 一个核心思想:基于密度

    直观效果上来讲,DBSCAN算法可以找到样本点的全部密集区域,并把这些密集区域当作一个一个的聚类簇。

image-20220822090849789

  • 两个算法参数:邻域半径和最少点数目(邻域密度阈值)minpoint

    算法通过这两个参数来刻画了什么叫做密集,就是说当邻域半径内的点的个数大于最少点数目minpoints时,就是密集的。

    image-20220822091235210

  • 三种点的类别: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

    邻域半径内样本点的数量大于等于minpoints的点叫做核心点。不属于核心点但在某个核心点的邻域内的点叫做边界点。既不是核心点也不是边界点的是噪声点。

    image-20220822091917948

  • 四种点的关系:密度直达,密度可达,密度相连,非密度相连

    如果为核心点,邻域内,那么称密度直达。任何核心点到其自身密度直达,密度直达不具有对称性,如果密度直达,那么不一定密度直达。

    如果存在核心点,且密度直达,密度直达,密度直达,密度直达,则密度可达。密度可达也不具有对称性。

    如果存在核心点,使得都密度可达,则密度相连。密度相连具有对称性,如果密度相连,那么也一定密度相连。密度相连的两个点属于同一个聚类簇。

    如果两个点不属于密度相连关系,则两个点非密度相连。非密度相连的两个点属于不同的聚类簇,或者其中存在噪声点。

    image-20220822092741997

 

2. Mean-Shift

2.1 Mean-shift的背景

在K-means算法中,最终的聚类效果受初始的聚类中心的影响,K-means++的提出为选择较好的初始聚类中心提供了依据,但是在算法中,簇类数量K仍然需要提前制定,对于类别个数事先未知的数据集,K-means和K-means++还是难以精确求解。

Mean-Shift算法即均值漂移算法,与K-means算法一样基于聚类中心的聚类算法,同时又加入了密度因素。从而能不事先设置簇类数量值。

2.2 算法流程

  1. 在未被标记的数据点中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中心center
  2. 找出离center距离在bandwidth之内的所有点,记作集合,认为这些点属于簇。同时,把这些点属于这个类的概率加1,这个概率将用于最后步骤的分类。
  3. 以center为中心点,计算从center开始到集合中每个元素的向量,将这些向量相加,得到向量shift。
  4. center = center + shift。即center沿着shift的方向移动,移动距离是
  5. 重复步骤2,3,4,直到shift变得很小(迭代到收敛),记住此时的center。这个迭代过程中所有遇到的点都应该归类到簇
  6. 如果收敛时当前簇的center与其它已经存在的簇中心的距离小于阈值,那么把进行合并。否则,把作为新的簇类,增加1类。
  7. 重复1,2,3,4,5直到所有的点都被标记访问。
  8. 分类:根据每个类,对每个点的访问频率,取访问频率最大的那个类作为当前点的所属类。

20181120124405992

2.3 均值漂移向量

对于给定的维空间中的个样本点,则对于点,其均值漂移向量的基本形式为:

 


文末附加内容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